首页 实时讯息

道远书香

时间: 2025-05-11 07:55:00  0浏览

彭祖耀

春风沉醉,暖阳倾洒。我们从浏阳出发,奔赴金阳大道,一头扎进油菜花海。这美景让我不禁想起古代文人笔下的田园风光,而此刻,我的心早已飘向魂牵梦绕、满是书香的道远书院。

终于抵达!抬眼间,一座青砖八字形门楼静静伫立。仰望门楣,“匠心园”三个行书大字笔锋灵动又透着苍劲,好似藏着岁月的故事。“匠心”二字,不仅是对书院建筑工艺的凝练,更象征着书院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坚守与精研雕琢。沿着台阶往上走,两侧楹联“武夷秀挹家声远,硖水环抱世泽长”映入眼帘,对仗工整,韵味无穷。

踏入园门,脚下是古朴石砖铺就的地面,砖缝间小草蓬勃生长,在暖阳下舒展,满是生机。不远处凉亭里,几位游客沉浸书海,专注神情与宁静书院互为映衬,意境丰盈。拾级而上,由许仁龙先生题写的“道远书院”匾额古韵流淌,凝着书艺墨香。

迈进前厅,眼前便是一方天井,周边回廊曲折,似一条无形的纽带,串联起书院的各个角落。漫步其间,目之所及,木雕、砖雕、石雕点缀各处。抬眸,高处横梁上“巍然师范”四字笔锋苍劲,力透纸背,每一划都凝萃着书香门第的家风传承,承载厚重精神,令人心生敬慕。

穿过天井,踏入中堂,高悬正梁的“道远堂”匾额瞬间吸引我的目光,肃穆之气直抵心间。堂中,孔子拓印圣像高悬,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,德侔天地道冠古今”的对联工整大气,寥寥数语,把孔子传承道统、德配天地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
穿过道远堂,右侧便是抚琴室。吱呀一声,轻推木门,一张古朴的古琴静卧于案几之上,琴身幽润,似在悄声叙说悠悠岁月。同行文友眼中满是眷恋,对我娓娓讲起他与这书院的缘分。他在尘世中沉浮,历经纷扰,每当被心结纠缠,便像朝圣般赶赴此地。在道远书院,他翻开古籍,沉醉于泛黄书页的墨香;或是寻一角落,打坐冥想,放空思绪,感受内心的平静。而最令他着迷的,便是听琴。在澄澈琴音的环绕下,尘世烦恼皆被抛却,内心唯有安宁,世间喧嚣仿若隔绝在外。

从抚琴室出来,我又相继游览了棋室、画室与茶室。棋室内,黑白棋子错落于棋盘,对弈者时而眉头紧锁,时而展眉落子,每一步都似在与古人对话,传承着千年的智慧交锋;画室中,墨香与颜料的气息交织,画家们挥毫泼墨,笔锋游走间,传承着传统书画的神韵,将文化的脉络在一笔一画中延续;茶室里,茶香氤氲,泡一壶清茶,浅酌慢饮,在暖暖热气中,来自各地的文人雅士围坐畅谈,交流着对传统文化的见解,让文化的火种在言语碰撞间越燃越旺,窗门远眺洞阳山九龙山的云雾缭绕,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。

漫步于书院之中,仿佛踏入一座古老的文化迷宫,一步一景,景景皆含幽情;一景一悟,悟悟顿开灵犀。书院之美,美在建筑的古朴典雅,飞檐斗拱间尽显岁月的厚重;美在文化的深厚底蕴,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先辈的智慧。二者相辅相成,正如在这里我所领悟到的书院文化内涵——行则必至,道不远人。只要付诸行动,真理与学问便不再遥远,文化的传承也在这一步步的探索中得以延续。

晚霞似火,洒在宁静而唯美的道远书院。我踱步走出院门,恰遇院长程卫。谈及书院使命,程院长语调平缓,却字字千钧。“道远书院,从扎根乡土的那一天起,便扛起了挖掘湖湘文化深厚底蕴的重任。”“打造活态书院、推动沉浸式深度阅读,使文化的种子在人们心间落地生根,是书院当下的新使命。”

暮色渐沉,道远书院在余晖中镀上一层金边。我挥手作别,登上归程。车窗外,花海翻涌,花浪裹挟着余晖,美得摄人心魄。我的心却还留在书院,那弥漫的墨香、泛黄的书页、静谧的氛围,都让我深深眷恋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