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刷分控评”
时间: 2025-07-09 09:35:00 0浏览

近期,有不少消费者反映,自己吐槽某商品不好用的差评帖,转眼就在页面上消失无踪,取而代之的是“闭眼入”“绝绝子”等千篇一律的赞美。网络评价是互联网赋予消费市场的便利与透明,消费者通过他人的真实体验判断商品优劣,商家凭借过硬品质赢得口碑,平台依托客观评价构建公平生态。但如今,这条良性链条正被网络水军“控评产业链”打破。(7月8日央视新闻)
对消费者而言,依据虚假评价购物如同“盲人摸象”,买到劣质商品只能自认倒霉;对诚信商家来说,踏实做品质不如花钱刷好评,“劣币驱逐良币”的逆淘汰让市场失序;对整个网络消费生态而言,当“好评”可以买卖、“差评”能够消失,消费者的信任也会逐渐流失,最终拖慢数字经济的发展脚步。
整治“控评乱象”,亟待构建政府监管、平台履责、社会监督的全链条治理体系。监管部门一方面需进一步明确“控评”行为的法律边界,将“删除真实差评”“有偿刷评”等纳入处罚范围,建立“控评黑名单”制度,让参与造假的商家、水军团队和技术服务商寸步难行;另一方面要对平台开展专项督查,严防“监管套利”,让“技术中立”不再成为免责借口。消费者购物时也要多留个心眼,不被“清一色好评”迷惑,学会从零星差评、追评细节中判断真相;遇到评价被删、虚假宣传等情况,及时向平台和监管部门投诉。
网络消费的生命力,在于真实与透明。唯有斩断“控评产业链”,让差评不再“隐身”、好评回归本色,消费者才能放心下单,商家才能专心提质,平台才能健康发展。这不仅是在守护每一个人的消费权益,更是在守护数字经济的未来。
文 | 孔德淇
图 | 春鸣